斯蒂芬妮•基希格斯納文章檔案

歐巴馬
歐巴馬「搶救」醫改

2013年11月14日

美國參議院達成協議避免債務違約

隨著美國商界和中國等海外債權人施加的壓力越來越大,參議院同意結束政府部分關門狀態,並將債務上限期限延長到明年初,同時民主黨和共和黨就一項新的預算開啓談判。
2013年10月16日

蘋果
蘋果的「華盛頓策略」成果顯現

史蒂夫•喬布斯時代,蘋果以迴避華盛頓著稱。但在新CEO庫克的領導下,蘋果加大了對政府的遊說火力。歐巴馬推翻ITC的判決就從一個側面凸顯出遊說成果。
2013年8月9日

50ideas
50 Ideas:放鬆監管

美國真正開始放鬆行業監管是在里根執政期間。美國率先放鬆對交通業的管理法規,接下來幾十年裏,政府對銀行、電信、能源和媒體的監管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2013年8月6日

歐巴馬連任美國總統

2012年11月7日

羅姆尼
羅姆尼遭遇「中海油門」

羅姆尼的納稅記錄顯示,就在美國對中海油與伊朗的關係感到越發擔憂之際,他的信託公司卻投資了中海油。這位前富商的商業利益再次對他入主白宮的努力構成了挑戰。
2012年9月25日

華為
華為在美國政界覓到「知音」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德州州長佩里誇讚華為的言辭,與華為在華盛頓受到的對待形成了鮮明反差,也可能會給他自己的競選行動帶來意想不到的影響。
2011年11月2日

歐巴馬形象因債務僵局受損

美國債務鬧劇的最大受害者,可能是今天慶祝50歲生日的美國總統歐巴馬:在最終協議中,他的加稅呼籲被共和黨否決;還有許多人認爲,他未能發揮領導作用。
2011年8月3日

美衆議院通過債務協議

美國衆議院週一夜間已經通過兩黨領袖達成的債務上限協議,同意提高政府債務上限2.1兆美元。但有關協議仍有待參議院週二投票批准。
2011年8月2日

美國達成債務上限協議

歐巴馬宣佈,美國國會已達成框架協議,將把14.3兆美元的債務上限分兩階段提高2.4兆美元。此舉使得美國政府能夠支付債務利息和其他到期賬單,有助於保住美國AAA信用評級。
2011年8月2日

美國國債爭執的由來

美國似乎朝著避免債務違約的目標走近了一步。週二,美國總統歐巴馬對幾位議員提議的赤字削減協議表示了支持。週三,白宮又表示,它願意考慮就短期提高美國國債上限達成一個臨時協議。但這場爭執的來龍去脈是怎麼一回事呢?
2011年7月20日

本拉登
美國歡慶擊斃本•拉登

本•拉登被擊斃,令美國民衆和國家安全部門一片歡騰,但也引發警告稱,本•拉登的支持者們可能會發動報復性襲擊。
2011年5月3日

本拉登
分析:本•拉登之死爲歐巴馬增光

在下令美軍特種部隊祕密發起突襲、擊斃本•拉登之後,歐巴馬終於令世人服氣。
2011年5月2日

華為
華為爲何難進美國市場?

在非洲、中東、拉丁美洲乃至歐洲市場上,華為斬獲衆多。但在美國市場,華為不斷碰壁,屢屢受挫。這不僅構成了一家企業的曲折故事,還顯示出中美雙方的不信任日益加深。
2011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