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衰落

帝國
美國人應如何應對「帝國沒落綜合症」?

FT專欄作家庫柏:就像失去大英帝國的英國人一樣,美國人也在失去他們的帝國。在這方面,身爲「過來人」的英國人有資格向美國人介紹一下應如何面對這種現實。

歷史的糾結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冷戰結束1/4世紀後,歷史沒有終結,但變得非常糾結——有人稱現在是一個「系統性混亂」的時代:中東戰火不斷、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國崛起加劇東亞緊張局勢……冷戰時代危險,但穩定;大失控則造就了一個危險而不可預測的世界。

英國人眼中的帝國興衰

FT專欄作家拉赫曼:目睹歷史上諸多帝國的國運起落,英國曾數次做出務實調整。此次違背美國意願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投行,是其對未來世界實力版圖變化的又一次反應。

分析:博鰲論壇盡顯中國影響力

博鰲論壇舉辦了多年,但中國的雄心和影響力在今年論壇上展現得最爲明顯,而中日這兩個亞洲大國相對地位的變遷,則在其中一場圓桌會議中表露無遺。

與約瑟夫•奈「爭論」美國衰落

中國媒體人王文:與福山相比,約瑟夫•奈更喜歡以「將來時」的心態預測國際關係。當所有人都在闡述美國衰弱時,他或許是全世界最堅決地拒絕承認這一點的人。

美國衰落的預言

FT專欄作家拉赫曼:美國人似乎對講述國家衰落的書很感興趣,尤其涉及中國超過美國的話題。書中的預言越可怕,言辭越激烈,書名取得越抓人眼球,這樣的書就越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