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班

阿里巴巴繼任計劃爲馬雲引退鋪平道路

這家中國電商巨擘正準備讓兩位締造者退出:馬雲將在9月卸任董事長,而執行副主席蔡崇信也在卸任部分職責。這一切意味著什麼?

網路
中國網路巨擘的軟肋

桑曉霓:中國第一代科技公司也開始遇到與矽谷同行一樣的困境:有些集團爲何得不到發展?這種狀況與創辦人有多大關係?

美國繼續對平壤「戰略忍耐」

美國至今仍認爲伊朗在國際上造成的威脅遠甚於北韓,原因之一是,北韓的野心沒那麼大——北韓圖的只是通過改變自己的核行爲,換取政治和經濟上的讓步。

北韓動機引發外界爭議

對於北韓砲擊南韓島嶼最極端的解釋是,金正日將以越來越令人膽寒的攻擊挑釁南韓,直至引發戰爭。較爲樂觀的人則認爲,金正日不會讓北韓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

中國不能被北韓「綁架」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杰人:北韓此番砲擊,意在增加手中籌碼,重新吸引全球目光,並脅迫中國繼續爲其提供保護。北京方面應當予以嚴厲譴責,讓北韓綁架中國的意圖落空。

Lex專欄:「大無畏」的南韓股市

南韓股市不畏北韓空襲,政府保證「託市」或許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從根本上講,股市的冷靜,表明南韓投資者已經厭倦了「光說不練」。

分析:南韓還能忍多久?

北韓對南韓延坪島的砲擊,使首爾陷入了一場痛苦的辯論:在被迫還手之前,南韓還能容忍多少次暴力挑釁?何時不作爲的風險會超過行動升級的風險?

朝美對峙陷入僵局

平壤近日透露已建成新的鈾濃縮設施。金正日正在又一次試圖迫使美國及其盟友按照他的條件行事,重啓陷入停滯的朝核國際談判,但美國政府表示,這一次不會讓步。

西方:朝核設施有外援

西方情報官員稱,在北韓新近宣佈的核設施的建設中,位於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黑市網路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表示,有一個全球性的供應網路在爲巴基斯坦、北韓和伊朗供貨。

分析:中國希望北韓「接班」順利

中國是北韓最親密的盟友,對北韓領導人金正日的影響力超過其它任何國家。但中國也不希望自己在北韓領導人的繼承問題上面臨難堪,並希望避免由此引發的巨大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