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公司治理

企業制度的現代屬性和國家特色

鄭志剛:在遵循和傳承現代企業制度數百年運行建立的核心邏輯的基礎上,結合國資面臨的所有者缺位等現實問題,實事求是地形成所謂的「中國特色」。

經過長達數年的研討論證調研和反覆徵求意見,一份關於中國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綱領性檔案《關於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意見》正式發佈。概括而言,與以往類似的意見不同,這份意見既突出了企業制度的現代屬性,又強調了企業制度的國家特色。

所謂的「現代化」或者「現代性」指的是人類社會生活與過去(例如歐洲的中世紀)相比在以下方面發生了質的改變,使得人類社會開始擺脫矇昧貧窮落後,步入富足平等進步的現代文明。其一,以紐卡門、瓦特、波頓等發明的蒸汽動力代替人力與畜力,人類逐步從繁重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休閒與娛樂成爲人類生活的新的內涵之一;其二,人類的生活空間從一天步行往返的「十里八鄉」擴展到天涯咫尺的環球旅行,甚至未來移民火星;其三,不斷重新定義的奢侈品的概念。英國工業革命早期被當時民衆普遍認爲的奢侈品諸如糖和咖啡等早已離開奢侈品的清單,而如今對於什麼是奢侈品,對很多人而言,既可能說得清楚,也可能說不清楚。用亞當•史密斯的話說,「(工業革命推動的)國民財富的積累能讓普通勞工過上比新石器時代非洲的王子還要好的生活」。

而所謂的現代企業制度指的是人類社會在現代化過程中完成生產和銷售活動的經濟主體企業的組織運行方式。換句話說,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需要回答的基本問題是企業應該如何有效組織和運行,以實現人類社會現代化的目的。

您已閱讀15%(565字),剩餘85%(315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公司治理新視野

鄭志剛,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傑出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經濟學博士。他兼任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第三屆獨立董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公司治理50人論壇」成員、北京國有資產法治研究會副會長,以及太平石化金融租賃、泰康資產等多家公司獨立董事。著有《好公司都是設計出來的》《成爲董事長—鄭志剛公司治理通識課》《分散股權時代的中國公司治理:理論與證據》《國企混改的理論、路徑和模式》等著作。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