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腐敗

從李宗義案例看中國高校生態

林原:中國國內各高校腐敗現象極爲嚴重,公權力異化爲牟取私利工具的現象司空見慣,最嚴重的腐敗問題當屬行賄、受賄。

近日蘭州交通大學原黨委常委、副校長李宗義,經甘肅省委批准,被開除黨籍。據官方表述,他的問題包括「丟棄黨性原則,踐踏紀法紅線」等。在甘肅紀檢監察網上發佈的《蘭州交通大學原黨委常委、副校長李宗義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中,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其行爲嚴重破壞任職高校政治生態」;二是「長期信仰宗教」——但並未指出他信仰哪一宗教,也未提到他所屬民族。

「嚴重破壞任職高校政治生態」

甘肅紀檢監察網關於李宗義的公告指出他:「把任職高校當成『私有領地』,把公權力異化爲牟取私利的工具」,「其行爲嚴重破壞任職高校政治生態」。李宗義出問題主要應是在他擔任高校校長或黨委書記期間。查其履歷,2003-2010年,他擔任甘肅省機械工業學校校長。在該校與甘肅省機械技工學校、甘肅機械電子職工大學合併組建甘肅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後,他在2010年就任該學院黨委書記、院長,次年任黨委書記。至於他在蘭州交通大學任職期間(2018-2020年),由於只是快退休的外來副校長,做不到把該校當成「私有領地」,也不具有「嚴重破壞任職高校政治生態」的權力、影響力。

您已閱讀22%(461字),剩餘78%(166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