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美食

英中文化對比之七——譚榮輝談中西餐飲對比

何越:很難找到比譚榮輝更適合談中西餐飲文化對比的人了。中餐是最值得向海外展示的中華優秀文化,而美食是當今英語世界的最新文化殿堂。

中國人將炒鍋視爲想當然,就如同英國人視民主爲想當然——都覺得天經地義,與生俱來。很少有中國人高看炒鍋;也很少有英國人高看民主。看不起炒鍋的中國人很多;批評民主的英國人也很多。

所以,帶著中國人的偏見,當我第一次發現炒鍋被英國社會當成寶貝時,很不以爲然(這就正如一個英國人,在中國發現有人高看民主,覺得不可思議)。此外,我還發現,無論大陸華人在英國居住多十年,一輩子不喫英國餐的,是常態。或者說,中國胃想改成英國胃,比登天難。反過來,一個在英國喫習慣中國外賣的人,去到中國見到正宗中國菜,往往會難以下嚥。

英中兩國餐飲,源頭不同,發展路徑不一,形成的國民審美餐飲文化南轅北轍。華人社羣裏流行的「英餐難喫」帶有主觀偏見,因爲與中國人爲中餐感到自豪一樣,英國人亦爲英餐自豪。

您已閱讀10%(332字),剩餘90%(310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越陌度阡

何越(Yue He Parkinson),母親、妻子、廚師以及雙語作家。以英文撰寫中國與世界;以中文撰寫英國與世界。著有China and the West – Unravelling 100 Years of Misunderstanding 《揭開中西百年誤解》、《讓世界愛上中國美食(西方中餐大師譚榮輝自傳)以及《撕裂的民主——「脫歐」陰影下的英國政治與社會》(即將出版)。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