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對話地球

破題舟山「幽靈漁具」,多方空白待補位

馮應馨:中國最大海洋漁場的海底四伏著危害海洋生態、捕漁作業的棄置漁具,促使民間環保組織與漁民自發爲問題把脈,並尋求解決良方。

梭子蟹是中國最大的海洋漁場——舟山漁場的明星漁獲,歷來吸引著大批漁船在此作業。一次性塑膠流刺網因成本低、漁獲勾掛效率高,被漁民廣泛使用。

不過現在,一網下海,等待收穫的同時,漁民有了新的擔憂。如果浮標不動,十有八九是被如沉船、巖底礁、遺棄貨櫃、棄置漁具堆積物等海底障礙物掛住了。

沉積物和棄置漁具在近20年隨著打魚船的增加越來越常見。

您已閱讀6%(165字),剩餘94%(281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是一家關注氣候變化與環境的非盈利機構,專注於分享全球經驗和知識,推動氣候變化科普和建設性對話。對話地球在歐洲、南亞、東南亞、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區的17個國家有專業的編輯團隊,使用8種語言發佈氣候和環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