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美好環境,讓企業履行更多的社會責任以造福人類,這些口號真得很美好,我們沒有理由反對,似乎也不會(或不敢)反對。多年前芝加哥大學的Tirole教授在評價利益相關者論時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毫無疑問,絕大多數經濟學家並不反對企業發展兼顧每一個利益相關者利益的目標。一個科學的爭論焦點應該集中於如何實現這些目標,而不是這些目標本身」。在今天舉行的芝加哥大學中國論壇上,圍繞論壇的主題之一ESG,我想和朋友們分享我的四點思考,體現爲以下的四句話。
第一句話,「ESG運動一定程度已經偏離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行爲,開始演變爲人類未來美好生活追求的一種宏大敘事,道德綁架的色彩和意味漸濃」。
ESG是由環境、社會責任和治理英文首字母組成的強調企業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履行的概念。這個二十年前由聯合國相關機構提出的概念,其實只是引導企業行爲的諸多倡導之一。既然只是倡導,就是可以選擇做,也可以選擇不做。然而,令人頗感意外的是,在監管當局、非政府組織、行業協會、投資機構和學術團體的共同推動下,ESG 運動以規範公司治理爲名義,通過ESG評級和信披要求,強制或半強制企業在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履行上付諸行動。在20 年的時間裏,ESG 運動已從聯合國發起的一項企業社會責任倡議逐步發展成爲一種全球公司治理實踐的熱潮。
您已閱讀12%(547字),剩餘88%(391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