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藝術市場

裏森畫廊CEO:藝術家不分「中國的」和「外國的」

薛莉:與藝術家相處有豐富經驗的Alex Logsdail強調,藝術家首先要有遠大抱負和信念,同樣重要的是,要讓畫廊信服這種信念。

3月26-30日的亞洲藝術盛事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以下簡稱「香港巴塞爾展會」)即將開啓,來自官方的訊息稱,今年參展畫廊將回歸至疫情前的規模。許多畫廊歸來,包括國際籃籌裏森畫廊(Lisson Gallery)。

安尼施•卡普爾,《虛黑》, 2018 – 2022,奈米碳管黑體,41.9 x 45.1 x 64.1 cm ©安尼施•卡普爾

裏森畫廊上一次參展線下香港巴塞爾展會還是2019年,2020年現身香港巴塞爾線上展廳,今年終於全面歸來,與藏家面對面接觸。此次展會,裏森精心呈現突顯畫廊個性與特色的國際化藝術家組合創作的新作與近作,包括即將參展威尼斯雙年展的奧爾加•德•阿馬拉爾 (Olga de Amaral) 的作品《石英 1》、2022年在威尼斯舉辦過大型回顧展的安尼施•卡普爾 (Anish Kapoor)首次公開呈現的以奈米碳管黑體爲媒介的作品《虛黑》、以展現都市匆忙、疏離的影像作品而聞名的朱利安•奧培 (Julian Opie) 的全新個人肖像系列,即將在北京UCCA開回顧展的攝影藝術家杉本博司 (Hiroshi Sugimoto)的作品《光學 034》等等衆多知名藝術家的創作。

您已閱讀17%(499字),剩餘83%(242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值得藝術

本專欄專注於剖析藝術產業價值鏈,探索藝術行業動態趨勢,解讀藝術品的賦值理念,從藝術家、畫廊、博覽會、美術館、拍賣行、藏家、教育機構、贊助人等各個環節觀察藝術生態。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