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農村

推進宅基地制度改革,建議給全國農民宅基地頒發產權證

王輝耀:可在新一輪城鎮化建設中以宅基地制度改革爲第四次改革重要突破口,通過推進城鄉協調融合發展極大程度上釋放中國內需潛力。

3月4日,2024年中國全國「兩會」正式開啓。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會上,來自各地區各領域各界代表委員將圍繞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等熱點議題進一步凝聚共識、建言獻策。當前,中國經濟仍面臨總需求不足的突出問題,面對更趨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需要推出新的重大利好政策,以新的發力點極大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爲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內生動力。不久前,2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增強對優勢地區高質量發展保障能力的意見》,將土地要素改革提到了一個新高度。對此,或可以土地制度改革爲抓手,將推進宅基地制度改革作爲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第四次突破性改革舉措,加大力度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爲中國經濟未來幾十年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一、改革開放歷史上三次重大改革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每隔十年左右便會出臺一個重大舉措將改革開放推到更高水準,爲中國經濟發展釋放巨大紅利。從1982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放農村生產力,到1994年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帶動了之後持續多年的房地產市場繁榮,再到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快速成長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改革開放這條「必由之路」上不斷前行,在探索創新中破解了一個個發展難題。

您已閱讀8%(561字),剩餘92%(60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