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的第十年,規模最大,場館最多。除了常規的AB展館,還有西岸穹頂以及西岸漩心(West Bund Orbit)兩處展館。隨著啓用時間的先後順序,場館的距離也有遠近之分,西岸藝術季的戰線越來越長。穹頂還可以步行到達,至於漩心的距離,已經遠超出心理預期,開車五分鐘,步行半小時,這還是在一切順暢的情況下。展會中的設計單元就被安排在了漩心,那是一個剛剛交工收尾的展覽場地,地圖上顯示的狀態還是「建設中」。
兩年前,西岸穹頂剛開始啓用的時候,也是設計單元去做暖場,就這樣設計總在被需要的時候,被藝術想起。設計和藝術,分分合合,若即若離,十年了,這關係還是剪不斷,理還亂,估計也就不用刻意再理了。距離,本身也是一種性感。
也許是爲了順應藝術圈的作息習慣,這幾年西岸的展出都是在午後開始。不巧的是,這個時候天空下起了雨,一瞬間雨勢就大起來,本來就擁擠的通道立馬擠得水洩不通。在A館的路口,停著一輛接駁車,在主館和漩心之間來回,十五分鐘一班。雨聲很急,我敲了好久才喚醒師傅開車門,我是班車上唯一的乘客,包了車到達璇心。我覺著自己算是幸運的,如果當是沒注意到接駁車,風裏雨裏等上大半個小時,我肯定會打退堂鼓,這「設計單元」的看展之旅特定會擱淺。距離一定是客流多少的關鍵,雖然是藝博會的一部分,但離開主館區,一切就疏遠了很多。
您已閱讀17%(564字),剩餘83%(26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