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關係

歐盟爲何如此擔憂對華貿易逆差?

張冬方:中國在俄烏戰爭上的模糊立場,再加上不斷攀升的貿易逆差,使得歐盟更加強調中國作爲競爭者和制度對手的角色。

最近,歐盟貿易專員東布羅夫斯基斯在訪華期間多次強調歐盟對華貿易逆差,先前,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宣佈對自華電動汽車進口展開反補貼調查。兩件事情相繼發生,說明歐盟對中歐貿易關係發展走勢的擔憂與不滿。

在此次訪華期間,東布羅夫斯基斯在清華大學的演講中提到目前歐盟對華貿易逆差,敦促中國解決雙方經濟關係中的不對等問題。而在第十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後的聲明中,東布羅夫斯基斯也強調貿易逆差,稱對雙邊不平衡的關係表示擔憂。

據歐盟統計局數據,2022年,中歐貨物貿易額達8563億歐元,中國爲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第三大出口市場,佔比分別爲15.4%、20.8%和9%。從進口額上來看,2022年,歐盟從中國進口的前三大商品爲電信設備、數據處理器和電氣機械及器材。而歐盟出口中國的首要產品爲汽車。過去的十年間,歐對華貿易逆差持續增加,尤其從2020年開始。2012年,歐對華貿易逆差爲1179億歐元,2022年爲3957億歐元。

您已閱讀18%(412字),剩餘82%(186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