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時代之後,當餐飲行業的倖存者們開始調整經營策略的時候,他們找到了如何提高價格並且把經營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就好像航空公司或者酒店過去做的那樣,疫情改變了餐廳的勞資關係,也改變了很多合作關係。物業和供應商需要餐廳,就好像餐廳也需要他們一樣。食客們已經接受了一些變化,雖然餐廳也非常渴望自己可以堅持吸引食客的各種初衷。
高級餐廳依舊還會使用鑷子,但是他們應該已經不在乎各種點贊或者差評。美麗的食物無法拯救糟糕的味道,但是美味的食物可以拯救難看的出品。人們無法離開殷勤的服務員或者侍酒師,人們也無法離開美好生活的體驗。好的品味永遠都是少數派,更多的人是在追求打卡以及拍照。過去十年人們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數位手機以及意見領袖的消費感受之中,無論他們是發自內心還是爲了五顏六色的彩虹屁。網路讓每一個人都成爲批評家,相互之間取得共識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想到上一代消費者們當年是如何熱衷於七天歐洲十國遊的拍照之旅,只能說今天數位攝影讓拍照的成本降低了很多。否則都把餐廳的照片列印出來裝訂成冊,然後等客人在家裏喝茶的時候不經意的拿出來顯擺一下,今天的朋友圈曬圖真的不要太方便啊!
曾經去過北方邊陲小鎮的豪華餐廳,菜品的照片都貼在牆上,客人們在進門落座之前就把牆上的菜品點得七七八八。而高級餐廳的菜單永遠是薄薄的小冊子,那是行業的標準。每道菜的字體都是那麼雋永,雖然對老花眼的食客不太友好,但是字數多的菜一般都會比較貴。雖然不能在讀圖時代說看圖點菜是一種落後的表現,但是高級餐廳都是一樣的簡單,不高級的餐廳各有各的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