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底蘊與負擔:一座百年博物館的新挑戰

宋佩芬:位於華盛頓的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已經走過百年曆程。在勾劃未來的同時,如今博物館也需要面對因館藏的複雜歷史而引發的爭議。

聽說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sian Art)嗎?這是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弗利爾美術館(Freer Gallery of Art)和阿瑟-M-薩克勒美術館(Arthur M. Sackler Gallery)在2019年年底品牌重塑的新品牌。雖然「新品牌」才面世不久,但到今年5月,博物館已經走過100年的歷史。

爲了百年慶,博物館增添了一個新展廳,讓參觀博物館的生客可以快速認識亞洲的地理、民族、社會與文化。博物館還將網站翻新,以"歡迎好奇心"(Curiosity Welcomed)爲大標題,鼓勵網站瀏覽者去探索 "平靜" (Calming)、"愉悅" (Joyful)、"出人意料的"(Unexpected)、"可愛" (Cute)、」令人振奮的 “(Inspiring) 和 "好笑 "(Funny) 的館藏。

我好奇點開"好笑"的鏈接,網頁立刻出現了一尊中國商朝青銅鳥獸尊。這個3000多年前留下來的青銅鳥獸尊既滑稽又可愛,讓人發笑。我想,博物館「歡迎好奇心」的目標,已經初步達成。

您已閱讀15%(463字),剩餘85%(26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