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論一個廚師的成長

範庭略:忘記那些試圖研究對人與食物之間的關係而產生的雄心勃勃的學術態度吧,好好做菜纔是硬道理。

如果你的最大願望是在廚房裏讓你的才華橫溢獲得最大的回報,那麼勤奮可能是你的靈感來源。

每天下午兩點多到三點的樣子,當你走過上海茂名南路與進賢路的交叉口,都會看到不少穿著廚師白色上衣黑色褲子的年輕男子們蹲在牆根邊上在看手機。或者去到新天地的黃陂南路一帶也會看到類似的景象。這一直留給我難忘的印象,我有一次甚至停下來拍了幾張照片。

我知道這是勞累了一個中午的廚師們在休息的時候普遍的狀態,這個被人們俗稱爲「勤行」的餐飲行業,大部分的服務人員都會在兩三點之後開始休息,然後可能到了四五點又要開始一輪瘋狂的工作。他們這些被稱為後場的服務人員,包括了主廚的炒鍋師傅、副廚的打荷師傅、切配師傅、水臺師傅、蒸箱師傅以及冷盤師傅。現在洋派的自媒體喜歡叫主廚爲「Chef」,而我們可以在大量社群媒體的美食影片裏面看見的,各種侃侃而談的戴著高高的白色帽子的廚師都是這羣師傅裏面的佼佼者。白色的高帽子是聲望的象徵,也是將主廚與助理區分開來的法式傳統。一般被稱爲「Chef」的廚師都要有一個英文名,這種習慣應該和最早外企公司剛進中國大陸的時候類似。五星級酒店的廚師也都會有一個英文名字,因爲主要都是方便外籍高階主管的管理吧。

您已閱讀14%(496字),剩餘86%(30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