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後,就有訊息傳出宜家和Marimekko合作的聯名款要上市了。粉絲們摩拳擦掌,等著去掃貨。可隨著日期一天天的推進,沒想到迎來的不是歡樂,而且一波又一波的失望。
對這次聯名最期待的是Marimekko的忠實粉絲。在中國Marimekko算是一個小衆品牌,其實不光Marimekko,所有的芬蘭設計品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說,都很小衆。在中國消費兩級分化嚴重,一方面頂級奢侈品店鋪在大城市的中心區隨處可見,疫情三年營業額只增不減,春節時候店鋪門口還排起了隊。另一方面消費降級,抖音、拼多多上各路商家打價格戰,搶奪大眾市場。兩頭去掉,留給中間的市場份額就不太多了。
雖然這些年,國外的設計品逐步進入中國市場,但力度還是很小,品牌方都很謹慎。消費者對它們的瞭解,有的是通過時尚雜誌的介紹,有的是在國外使用購買過,有一定的心得。可國內市場購買這些品牌的管道很少,大多集中在賣手店裏,爲數不多的幾家專賣店,可挑選的款式也很少。Marimekko在上海環貿商場有一家專賣店,店鋪面積不大,常年擺放著經典產品,每年的新品很少第一時間能擺出陳列。也許喫不準國內消費者的接受度,所以商家的膽子和步伐都比較保守。
您已閱讀22%(492字),剩餘78%(172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