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

高盛:2030年西方可能不再依賴中國電池

要削弱中國在電動汽車電池、電池材料以及零組件領域的主導地位,美國和歐洲在七年內需投入逾1600億美元。

高盛(Goldman Sachs)預計,美國和歐洲可以在2030年前通過新增逾16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擺脫對中國電動汽車電池的依賴。

西方各國擔憂自己在一些核心技術上過於依賴中國,電動汽車電池就是其中之一。經過多年的國家大力支持,加上北京方面希望減少自身對石油進口的依賴,中國目前生產全球四分之三的電池,還主導著電池材料和零組件的生產。

然而,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看到的一份高盛發給客戶的報告,這家投行的分析師們認爲,華盛頓和布魯塞爾明顯轉向保護主義,加上非中國企業空前的投資熱潮,有可能讓西方在未來7年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您已閱讀21%(260字),剩餘79%(100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