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在華外企採用「中國造、中國銷」策略

雖然中國的防疫措施擾亂了營商環境,令在華外企信心大跌,但部分外企採取的策略是更深地紮根中國。

10月,隨著突然的封鎖和隔離措施擾亂了中國的營商環境,一項針對在滬外企的備受矚目的調查顯示,由於北京方面的防疫政策,外企信心指數降至新低。

但僅僅幾周後,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上,包括德國清潔設備製造商卡赫(Kärcher)和美國生命科學技術服務提供商思拓凡(Cytiva)在內的一些企業表示,它們正在加大在華投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全球最大的貿易展覽會之一,過半數的全球《財富》500強(Fortune 500)企業參加了該博覽會。

這些企業沒有依賴中國工廠來生產最終銷往其他地方的產品,而是採取了「中國造、中國銷」戰略,旨在利用中國更實力雄厚的研發設施,爲中國龐大且不斷成長的國內市場生產產品。

您已閱讀22%(335字),剩餘78%(117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