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德國家庭今年冬天的天然氣賬單會有多嚇人?

張冬方:實際上,能源價格飆升的實際效應還沒有真正抵達家庭消費者,而且,沒人知道漲價的盡頭在何方。

座標德國的我自從收到今年的第二份天然氣漲價通知後,開始琢磨德國經濟部長哈柏克關於縮短沖澡時間的呼籲,我不再覺得這個建議很誇張。幾個月前,我曾經贊同過有人回擊的「我想洗多久就洗多久」,也認可過有人吐槽的「沖澡時怎麼可能會想起哈柏克」,而今,當賬單紛至沓來,我一衝澡就會想起哈柏克,且想到,冬天這個能源消費高峯期尚未抵達。

上週,我家天然氣供應商寄來一封信,信中稱在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進口銳減/能源供應必須繼續下去的情況下,他們不得不從11月開始將天然氣價格提至18.25歐分/千瓦時。就在今年8月,天然氣價格由年初的7.26漲至14.54時,我家的天然氣賬單已經由原來的每月178歐元漲到336歐元了。這次漲價則意味著,我家僅在暖氣和熱水上的賬單均攤到每個月將會超過400歐元,一年下來則超過5000歐元,而一年之前,我家的天然氣年開支尚爲1593歐元。

更刺激的是,價格飆升的實際效應還沒有真正抵達家庭消費者,而且,沒人知道漲價的盡頭在何方。而在可見的未來,從今年10月到2024年3月,家庭消費者還將額外承擔2.419歐分/千瓦時的天然氣稅費,即使到時候從19%降至7%的增值稅會作爲制衡手段。這種局勢,對於一個居住面積適宜、消費有節制的普通三口之家,是個不小的衝擊,忽然之間有種亂世感。

您已閱讀19%(543字),剩餘81%(231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