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與重塑

演藝人員擔憂人工智慧對其行業構成威脅

奧康納:人工智慧合成聲音不必像人類聲音那樣好,就可以威脅到人類的飯碗和權利。雖然機遇與威脅共存,但普通人需保持警惕。

曾經,我們認爲人工智慧會最先襲擊金融行業。我們似乎有理由相信,人工智慧將改變甚至消除會計和保險等行業的工作,而與創造力等人類特質相關的工作則相對不受影響。但這個理論似乎越來越不靠譜了。真正開始擔心人工智慧的勞動力羣體是演員和其他表演藝術家。

英國演員及其他表演藝術工作者的工會Equity今年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65%的成員認爲人工智慧對該行業的就業機會構成威脅,其中配音藝術家中的這個比例升至93%。這不只是對未來的一種莫名的恐懼:逾三分之一的成員看過涉及人工智慧的工作清單,近五分之一的成員曾從事過其中的一些工作。

一批人工智慧新創企業正在開發用於電影和音訊的工具,這些工具有的可以讓演員看起來和聽起來更年輕,有的可以成立人工智慧聲音,用於行銷活動、消費者助理甚至有聲讀物。音訊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媒介,企業需要大量的音訊,但真人演員價格昂貴,而且遠沒有人工智慧聲音靈活,只需按一下按鈕,人工智慧聲音就能說出任何話。這些公司通常會聘請演員來提供長達數小時的音訊,然後將其轉變爲可供出售的聲音生成器。

您已閱讀29%(448字),剩餘71%(10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