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盧比們的暴跌,巴基斯坦正爭先恐後地尋求救助以避免債務違約,孟加拉已向IMF尋求優先貸款,斯里蘭卡的主權債務已違約,政府垮臺;隨著貿易逆差的不斷膨脹,南亞最大的盧比——印度盧比也跌至歷史低點。印度儲備銀行適時大膽推出了盧比結算體系,以穩定同俄羅斯、伊朗的能源貿易,擴大盧比的國際需求以緩解外匯壓力,以穩定內外貨幣經濟情勢。即便如此,盧比結算體系能否使印度避免最終墮入斯里蘭卡、巴基斯坦以及孟加拉等國叩求IMF救助的境地,還有待時日加以觀察。
無論如何,盧比們的動盪以及南亞正在發生的一切,還是不免使人們想起25年前由泰國泰銖危機蔓延到東南亞、東亞,甚遠及拉丁美洲和俄羅斯的金融危機……
在那場危機及其後續的波瀾中,馬來西亞爲自身嚴厲的貨幣管制進行辯護,同時尖銳地抨擊了對沖基金巨鱷們的貪婪、自私與冷酷;南韓人則被迫接受了IMF的救助而自認爲此喪失金融主權,民衆的愛國心被激發起來,人們踴躍捐獻黃金;印尼的蘇哈托政權垮塌了,引發了對其腐敗的廣泛指責和批判,「裙帶資本主義」一時成了國際經濟社會的過街老鼠;泰國的政治動盪似乎自此此伏彼起,而未見停歇;在全球,金融自由化和金融開放的腳步事實上也自此變得謹慎而穩重。
您已閱讀24%(505字),剩餘76%(161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