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產業政策

柴契爾主義對保守黨政府還有多大影響力?

厄文:兩位首相角逐者都欽佩的撒切爾當年認爲,不應該對外資收購英國公司設置任何障礙,沉迷於一種「僞愛國主義歇斯底里」。

本文作者曾是英國《金融時報》總編輯,現在是智庫Policy Exchange的產業政策負責人

在保守黨黨魁候選人面對的問題中,有一個問題幾乎沒有受到任何關注:產業政策。這個話題儘管與能源危機不在同一個級別,但將在未來幾個月使政府面臨棘手的決定。它很重要,尤其是表明下一任首相在多大程度上相信國家在影響特定行業的架構和表現方面扮演積極角色。

兩位黨魁候選人都欽佩的瑪格麗特•撒切爾(Margaret Thatcher)當年認爲,不應該由政府決定一個行業比另一個行業更重要、因此值得特別幫助。她還堅稱,不應該對外資收購英國公司設置任何障礙——這使她與保守黨議員們產生分歧。當後座議員們的壓力迫使她放棄將英國利蘭(British Leyland)的部分資產出售給福特(Ford)和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時,她非常惱火。就像她後來所寫的,一種「僞愛國主義歇斯底里」當時席捲了政壇。

您已閱讀28%(393字),剩餘72%(9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