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美關係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中美審計監管合作;中國輿論再就俄羅斯議題分裂

曹辛:中美兩國至少在重大且擁有共同利益的問題上,仍有相互需要之處。而在涉及中俄關系這樣重大的戰略問題上,中國社會是相當分裂的。

上週有兩大新聞構成了世界輿論的熱點話題內容,這就是:中美達成了審計監管合作協議,以及幾乎持續一週的杜金娜被刺事件引發的中國輿論分裂。這兩件事本質上緊密相連,反映的是當今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個雙邊關係,即中美關係和中俄關系。前一個熱點說明:中美兩國至少在重大且擁有共同利益的問題上,仍有相互需要之處;而後者則顯示,面對當前不穩定的國際局勢,在涉及中俄關系這樣重大的戰略問題上,中國社會是相當分裂的,這讓人感到不安,尤其是在當前中美博弈這個背景下。

中美審計監管合作的正面意義

中外輿論對上週8月26日中美審計監管合作協議簽署一事,多半是從股市本身出發去肯定其積極意義的。筆者認爲,鑑於中美兩國世界第一和第二經濟大國的地位,以及金融對這兩國自身以及世界經濟的重要性,該協議簽署的意義實際上超越了股市本身,而具有重大的政經意義。它至少說明:中美兩國在若干領域仍有重大共同利益且彼此需要。這意味著經過努力,中美關係仍然是可控的,兩國全面衝突引發世界性災難的情況有可能避免。

您已閱讀22%(430字),剩餘78%(155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