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川渝大地著實被太陽是烤得「蒸蒸日上」。高溫天氣帶來的額外電力需求疊加乾旱天氣帶來的低水電供應,直接讓川渝大地的電力供應陷入了必須要拉閘限電的局面。在這一次的限電當中,城市交通首當其衝——使用電氣化列車運行的地鐵和城際鐵路需要「關燈」減班,而使用電動汽車的公交和出租服務更是面臨無車可用的窘境。
這暴露出中國的能源結構的一個問題——在過去十年的營運車輛電動化過程中,中國將大量的營運汽車電動化。這本是一件一方面快速降低城市尾氣排放水準,另一方面快速普及電動汽車基礎設施的好事,但營運汽車的高里程和長運行週期使得它們經常需要在日間尖峯時間充電,因此加劇了尖峯時刻的電網壓力。
爲了進一步就這個論點展開論述,我們需要回顧電動汽車和燃油汽車的補能模式。電動汽車和燃油汽車有兩個核心的不同:其中一個是電動汽車的補能不用專門跑一趟加油站,可以方便地在家裏完成;另一個則是電動汽車的補能速度始終達不到燃油汽車的水準。
您已閱讀15%(401字),剩餘85%(218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