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爲什麼不應期待「新四萬億」的出臺?

張林:承載「新四萬億」的載體選擇已然不多,而且「新四萬億」或將加劇經濟結構的進一步失衡。發放現金的消費刺激計劃同樣不可取。

在中國上半年經濟增速僅有2.5%的背景下,若要實現年初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5.5%目標,下半年需要達到8%以上的經濟成長,若將增速目標下調至5%,下半年經濟成長仍需要達到7.2%之上。從當前經濟基本運行的情況來看,全年能夠達到4.4%左右的增速已經實屬樂觀了。那麼,在消費需求偏弱難以短期改善的情況下,是否應該期待會有新一輪的投資刺激計劃,以使得經濟成長向5%靠近?

一、承載「新四萬億」的載體選擇已然不多

2008年的大規模刺激計劃中約有1.5兆元流向交通和城市電網改造等傳統基礎設施投資,1兆元用於汶川災後重建,0.4兆用於廉租房及棚戶區改造投資,0.4兆用於農村水電路氣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礎設施,0.4兆用於自主創新,0.2兆用於節能減排和生態工程。十多年過去之後,投資空間實際上已經大幅縮水了。

您已閱讀11%(354字),剩餘89%(278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