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政府採取多項措施、甚至政治局會議也要求「壓實地方政府責任,保交樓、保民生」的情況下,因爲預售樓盤停工購房者集體斷供事件逐步銷聲匿跡。但是,很大程度上受到「斷供風波「的影響,30城地產銷售面積等地產銷售高頻數據重新明顯走弱。筆者以爲,「斷供風波」使得中國已經出現的地產行業債務危機顯性化,其螺旋式惡化的風險明顯上升,有關方面可能要爲中國地產行業的深度調整「未雨綢繆」。
危局的實質
斷供風波從樓盤停工開始,暫時止步於政府「保交樓」的承諾。然而,停工的本質就是地產公司對施工方的債務不能兌現;而保交樓的本質則是要求開發商去償或者至少優先償還對於居民的負債。因此,需要站在地產企業整體債務清償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就筆者看來,以恆大出現債務違約爲標誌的中國地產行業的債務危機正在持續深化,並且已經從最開始的流動性問題逐步轉換爲清償(資不抵債)問題,而且伴隨著時間的推移,資不抵債的規模還在持續擴大。
您已閱讀12%(398字),剩餘88%(283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