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人口結構不是宿命

高汀:人口結構不是宿命,但公共政策和個人決策應該考慮它。這意味著延長工作年數、接納更多移民、提高生產率和增加儲蓄。

本文作者是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全球化與發展教授,著有《營救:從全球危機抵達更美好的世界》(Rescue: From Global Crisis to a Better World)一書

當前,全球65歲以上的人數超過5歲以下的人數,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出現這種局面。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包括英國、歐洲很多國家以及日本,養老金領取者人數超過未成年人。到2030年,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10億,80歲以上人口將超過2億,老年人口數量將在20年內翻一番。

公共衛生和醫學的進步使壽命延長。戰後呈現出的長期趨勢是每10年平均壽命大約延長2年,儘管近年主要由於新冠疫情和醫療方面的不平等而發生逆轉。更令人驚訝的是生育率下降的速度有多快。如今,世界上超過一半國家的生育率低於保持人口世代更替所需的水準。

您已閱讀25%(357字),剩餘75%(105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