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隨著上海疫情的演變,關於疫情和配套的物資保障的議題討論也多了起來,甚至因爲喫不飽飯而在有些區發生了不愉快的事件。爲了討論疫情期間的物資保障,我們必須考慮這樣幾個問題——在這些特大城市裏的人們是以一種什麼樣的方式在生活?而他們的這種生活方式,在疫情下又有什麼弱點?
在過去的文章中,我們提到中國有一個規模巨大的流動人口羣體。他們往往從戶口所在地的農村或者中小城市來到沿海的大城市——有的在勞動力密集型工廠從事流水線工作;有的在高等院校求學;有的剛剛畢業開始職業生涯。這種孤身一人的密集工作形態,帶來了一種與之密切相關、密切配合,併爲這種工作形態服務的城鎮化形態——分工生活。
一種典型的爲各位讀者所熟知的「分工生活」形態是學校裏宿舍、飯堂和教學樓、圖書館等學習場所三點一線的生活。這種生活形態有三個主要特徵:
您已閱讀14%(353字),剩餘86%(221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