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途徑蘇黎世,順便拜訪了兩年前經過翻修後重新開幕的蘇黎世音樂廳(Tonhalle)。音樂廳在1895年落成時,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是第一位登臺指揮的人。兩年前,愛沙尼亞裔美國指揮家帕沃•雅爾維(Paavo Järvi)上任成爲創立於1868年的蘇黎世音樂廳管弦樂團的首席指揮。蘇黎世音樂廳自落成以來就一直是這個樂團的排練和演出基地。
當晚觀看了帕沃•雅爾維與樂團在音樂廳內的一場演出。可以感受到,音樂廳內部仍保留著維也納建築師費迪南德•費爾納(Ferdinand Fellner)和赫爾曼•赫爾默(Hermann Helmer)當年設計時的那種奧匈帝國的華麗風格。
演出之前,我在音樂廳內帕沃的辦公室裏約見了指揮家。起初,連夜熬夜工作的帕沃掩飾不住疲憊神色,可當對話中有關肖斯塔科維奇的話題偶然開展之後,原先聲明「免談政治」的帕沃卻是越來越多地表達出自己對世界和時事的一些觀點。1962年出生於塔林的帕沃,父親是尼姆•雅爾維和弟弟克莉絲蒂•雅爾維都是指揮家。一家人雖然很早就移民美國,但帕沃對於愛沙尼亞人怎樣通過音樂去保護自我文化身份的困境深有體會。
您已閱讀17%(473字),剩餘83%(226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