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召開的北約峯會通過了新的戰略檔案,不僅找到了北約存在的合法性基礎,也規劃了未來一段時間北約主要的戰略方向。俄羅斯總統普丁則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的長篇演講中描繪了俄羅斯經濟發展的藍圖。
北約峯會實現了這一超級軍事聯盟在觀念和組織層面的迭代更新,與北約峯會幾乎同時舉行的七國集團峯會則進一步確認了西方主導的國際經濟體系的「霸權」面相。一個沒有俄羅斯的、西方主導的全球化世界將走向何方?在2022年6月的最後兩週,我們看到了全球經濟體系和安全體系的分道揚鑣,全球化的地緣政治基礎面臨垮塌,不斷迴歸到19世紀後半期的地緣政治結構能支撐21世紀的全球化合作體系嗎?北約峯會期間,北約第六次東擴,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一個在冷戰期間形成的軍事聯盟爲什麼在冷戰結束之後沒有解體呢?
然而,比北約沒有解體更值得關注的是,冷戰期間形成的美國主導的國際經濟體系早已全球化了,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應該是,爲什麼經互會解體了,盧布區不復存在了,而以布列敦森林制度爲核心的國際經濟秩序卻不斷更新升級,美元霸權更是到了登峯造極的程度呢?這些問題的背後其實是世界秩序的真實面相與內在的邏輯,如果不探討世界秩序的基礎和前景,似乎就難以理解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的軍事對抗,歐美對俄羅斯超乎想像的經濟制裁,同樣,也無法理解俄烏戰爭爲何會限定在特定的國家,甚至特定的戰場,雖然梅德韋傑夫不斷提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警告,但幾乎沒有人太當回事。
您已閱讀10%(599字),剩餘90%(568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