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脣齒相依的鄰邦南韓是否要與中國「脫鉤」的問題,成爲上週世界輿論的熱門話題之一。
問題出在上週的6月29日,陪同南韓總統尹錫悅出席北約峯會的南韓總統祕書室經濟首席祕書崔相穆當天公開對媒體說:因爲尹錫悅成功出席了此次北約峯會,「通過中國實現南韓出口經濟繁榮的時代已經結束。」他提出要加強與歐洲合作發展南韓經濟。鑑於崔相穆的職務身份,而且又是在陪同總統出訪時所做的表態,這在中國國內被廣泛理解爲是南韓要與中國在經濟上脫鉤,而且這代表了尹錫悅本人的立場,因而在兩國關係中引起軒然大波。緊接著可能爲了滅火,南韓總理和外長均表示要與中國發展提質升級的雙邊關係,以及合作應對朝核、拉近中韓年輕人心理距離等內容。可是這又被中國輿論理解爲「剛表態脫鉤,又大力示好中國,這套路已不喫香」,一時間,南韓又成了中國民意中的負面話題。
筆者認爲:南韓要爲本國擴大經貿市場,或者要擺脫過於依賴中國經貿市場的狀態,都是正常國家的思維和行爲,中國也是如此,但切記要政經分離,不能因爲所謂南韓屬於「民主主義」國家陣營的認知而參與國際上部分國家對中國的圍堵,否則中韓關係乃至東北亞必將「地動山搖」。
您已閱讀21%(482字),剩餘79%(179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