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盤中餐

從全家餐到一人食:尋找飲食中的幸福感

範庭略:不同的用餐氛圍造就不同的喫喝體驗,可以幫助一家人堅守美滿,也能爲孤獨客帶去安慰。

堂堂正正喫飯,清清白白做人。至少在六月初上海宣佈解除嚴厲防疫管控措施之後的幾周時間裏,這樣的簡單要求依然無法做到。因爲需要繼續保持動態清零,所以堂食仍然受到限制。接著就有了各種各樣的舉報,隨之而來的是封店與罰款。鼓勵舉報成了一招殺手鐧,探店的網紅突然成了港片中的「二五仔」,一度加劇了一個搖搖欲墜的行業的焦灼。

如果沒有堂食,經營成本會讓餐廳和酒吧的開門營業變成雞肋;沒有了見面聚會的場景,僅僅保留了服裝店和超市的城市生活,也從另外一個層面驗證了尼葛洛龐帝在《數位化生存》裏面的預言,他說除了美容美髮和餐飲之外,其他各個行業的消費行爲都可以在網路的協助之下完成。

當然過去二十多年的發展,也讓網路憑藉技術和資金的優勢從龐大的飲食行業生生地切下了一塊不小的蛋糕。當上海的餐廳開始準備復工復產之後,依舊有餐飲行業的業主呼喊抵制美團和餓了嗎的送餐服務,他們的理由是:這兩家唯二的網路送餐服務公司,依靠著龐大的物流隊伍,讓餐廳的堂食成爲了一種奢望,也讓人們在解封之前就期待的聚會成了泡影。當我聽到一位住在浦東的朋友從3月15日一直被隔離到6月20日的時候,我不知道這98天的生活將會給她留下什麼樣的陰影。

您已閱讀15%(499字),剩餘85%(27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