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私隱

健康碼的遺產

聶日明:疫情作爲一個外生衝擊,全面整合了跨部門的個人隱私數據,公衆不得不面對一個通過演算法和個人數據來約束個人的社會治理時代。

「豫賜紅碼」事件引起極大的公共輿論,遭至全社會的批評,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媒體,人羣不分立場左右,絕大多數都持批評態度。6月22日,鄭州紀監委發佈問責情況通報,鄭州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疫情防控指揮部社會管控指導部部長馮獻彬及一位副手決定對部分村鎮銀行儲戶來鄭賦紅碼,由市委政法委維穩指導處處長趙勇等執行了賦碼操作。

據公開資訊,馮獻彬負責社會面穩定、重大羣體性事件處置工作,分管治安支隊、特警支隊等,執行人員中也有政法委維穩指導處的工作人員,因此此次「豫賦紅碼」確實如公衆所擔憂的那樣,被用於維穩。

健康碼的建立

您已閱讀6%(256字),剩餘94%(403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浦東來信

聶日明,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經濟學博士,先後畢業於浙江大學、復旦大學,長期從事公共政策研究,主要關注中國政治與經濟、商業創新。本專欄旨在以歷史和全球化的視角理解中國政治與經濟發展。微網誌ID@聶日明。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