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接觸網路技術的用戶大約不到400餘人,到了2018年,根據『We Are Social」和「Hootsuite」披露的2018年全球數字報告,全球網路用戶已經突破了40億大關,證實了全球有一半人口「觸網」,一半人在真實的數字世界中生活。2021年被定義爲「元宇宙」的元年,人類又開始了進入全新的未知世界,facebook的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字節跳動的張一鳴,騰訊的馬化騰展示出對元宇宙投資的極大興趣;2022年被認爲將是「作爲付費乘客前往太空的人數將超過由競爭對手太空旅遊公司搭載的政府僱員」的第一年。馬斯克(Elon Musk)、貝佐斯(Jeff Bezos)、布蘭森(Richard Branson),以及谷歌的佩吉(Lawrence Edward Page)和布林(Sergey Brin),把探索航空器成爲新的選項。人類的數字替身之旅、火星太空之旅、虛擬三維空間、真實太空空間,人們開啓了脫胎於現實世界的未知世界探索。
數字技術、智慧技術與生命科學帶來的全新想像,從不同維度顛覆著各個行業與各個領域,如數位幣、雲原生平臺、自治系統、加密成長、超級智慧化、分佈式企業等等,以期用技術創新成立可拓展性和可成長性。
2500年前,赫拉克利特說「一切事物都處在流變之中」,這句話用來註釋我們今天所處的世界是最恰當不過的了。「流變」正是今天最顯著的特徵。我們沉浸在一個數據、資訊湧動的社會環境之中,所有事物因此而發生著性質、表徵上的變異。很多習以爲常的事物,現在都變得異常,各種認知和觀點於廣泛傳播之中,衍變與衝撞。有些變化給我們的發展帶來益處,卻同時也帶來更多的困惑。人類轉向「元宇宙」亦或星辰大海;人口流動、老齡化與大城市的「虹吸效用」;數字革命快速淘汰落後,讓人的生存感受著完全不同的壓力;妖魔化、汙名化矇蔽事實帶來的混淆;短期利益與長期價值的平衡;商業企業與社會企業,商業產品與公共產品的邊界融合;數據治理、個人資訊與私隱保護帶來新的問題;伴隨企業所擁有的規模與技術的能量,企業該如何履行自己的使命。這些衝擊、挑戰、問題、壓力等交織在一起的混沌,把我們帶入到一個複雜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