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該不該制裁俄羅斯藝術家?

從取消莫斯科大劇院的訪問到威尼斯雙年展的禁令,俄烏戰爭讓西方藝術界面臨兩難境地。

「藝術理應作爲一座橋樑,而不是武器,」巴伐利亞BR古典音樂電臺(BR Klassik)的播音員馬克西米蘭•邁爾(Maximilian Maier)在慕尼黑愛樂樂團的明星指揮、普丁廣受關注的支持者瓦列裏•捷傑耶夫(Valery Gergiev)被宣告解僱後表示。隨後不久,捷傑耶夫在歐洲其他一些享有威望的職位也宣告終止,並由此引發了一波一致針對俄羅斯音樂家、表演者和藝術家的文化制裁浪潮。

在整個西方世界,藝術界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反應異乎尋常地一致。正如蘇聯出生的指揮家謝米揚•畢契科夫(Semyon Bychkov)對我說的那樣:「自從柏林圍牆倒塌以來,我還從未在我們對時事的感知中見證過如此的團結。」

雖然在其他方面無能爲力,但藝術界正在竭盡所能地通過聚焦他們當中的俄羅斯人來表達憤怒。許多領軍人物已辭職或被免職,他們的演出、展覽或電影放映都被取消。籌備已久的到訪計劃,比如莫斯科大劇院(Bolshoi)對倫敦的皇家歌劇院(Royal Opera House)的訪問也被叫停了,各國的知名人士們都在紛紛發聲。

您已閱讀12%(453字),剩餘88%(34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