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

中國怎樣才能贏得創新的競爭?

劉勁:無論對中美兩國誰來講,誰能爭取到全球的大多數,誰的優勢就更大些。那麼,競爭的壓倒性策略就應該是採取一種「開源」的心態和政策。

中美進入了一個全面競爭的時代。通過雙方的努力,中美關係的邊邊角角雖然有可能修復,但總體不可能回到十幾年前基本是合作共贏的狀態了。

短期來看,中美之間的競爭很危險。臺海、東海、南海,軍事對抗隨時可能擦槍走火。但從長遠看,中美的競爭的核心不可能是軍事,因爲即使是區域性戰爭、常規戰爭,都有可能激化到全面戰爭、核戰爭。戰爭是個不可控的過程,升級是大機率。核戰爭沒法打,誰也打不贏,打到最後只能是地球的毀滅。美國鷹派看到美國在軍事上的巨大優勢,自然希望用軍事手段遏制中國,維護自己的全球性(包括亞洲)的霸主地位。但中美軍事競爭的結果只能是讓中國向美國看齊,大規模增加核威力量,最後達到一個雖然是更加危險,但基本穩定的新的軍事平衡。所以,從軍事上看,在覈武時代,不會分出輸贏,因此無休止的競爭也是無用的。

那麼,既然中美競爭的焦點不在軍事上,會在什麼事情上呢?答案在經濟和軟實力上。經濟是看誰能發展的更好,軟實力是看誰能在國際上更有影響其它國家的能力。關於軟實力,本人曾在兩年前在FT中文網撰文闡述《軟實力管理:如何增強國際話語權?》,那是一篇對軟實力比較完整的論述,在這裏就不再重複。我在這篇文章裏主要想談談經濟上的競爭。

您已閱讀11%(504字),剩餘89%(39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