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胡祖六對話斯賓塞:科技監管、共同富裕與包容性成長

胡祖六與斯賓塞認爲,不應把中國對科技行業的監管與共同富裕議程做簡單的聯想,中國監管的政策意圖無可厚非,但要減少監管的成本和副作用。

當人們在回顧2021年發生的對於中國經濟社會具有重大影響的事件時,數字科技行業的大力度監管和中央對於共同富裕理念的強調是不可或缺的。這些政策在中國乃至全球資本市場和各行各業中引發了巨大的震動。經歷了十多年高速成長之後,中國的數字科技行業將何去何從?監管政策的底層邏輯和未來趨勢是什麼?共同富裕能否與市場經濟和企業家精神共存?這些問題始終縈繞在投資人和創業者的心中。

在2021年底春華資本舉行的一場內部活動上,春華資本創辦人胡祖六博士和史丹佛大學教授、諾貝兒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斯賓塞(Michael Spence)進行了一場深入的對話,就科技監管、共同富裕以及加密貨幣進行了有益的探討。他們認爲,中國的科技監管是世界性潮流的一部分,其目的是遏制對數據的濫用,以及防止市場壟斷,就這一點而言,各國監管當局或早或晚都會要著手處理。他們也建議,監管法規需要有足夠的可預見性,把握適度與平衡,保護科技創新活力,推動生產力提高,實現包容性成長。

對於共同富裕,他們認爲西方世界在評價中國這一政策時過分擔心其對金融市場的短期影響,而忽略了財富不平等造成的巨大社會問題。實際上,與數位化平臺監管類似,財富不平等對全世界都是一個挑戰,引發了普遍的關注,並且各國政府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處理這一問題。人們不應該把中國對科技行業的監管與共同富裕議程做簡單的聯想,進而得出錯誤的結論。他們認爲中國監管的政策意圖無可厚非,但具體監管手段和與市場的溝通需要大力改進和優化,以減少監管的經濟成本和副作用。

您已閱讀8%(635字),剩餘92%(78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