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投資

錢行:如何平衡投資的短期訴求與長期使命?

奧緯諮詢董事合夥人表示,發展可持續投資除了政治的推力,還需要通過更加完善的市場機制,將外部壓力轉化爲行業的內在標準。

日前,奧緯諮詢董事合夥人、北京及上海辦公室負責人錢行接受FT中文網專訪。話題從不久前,FT中文網與奧緯諮詢共同發佈的「2021年度中國商業書單」展開。

發佈會上,錢行特別提到了著名社會學家和思想家齊格蒙特•鮑曼(Zygmunt Bauman)的著作《工作、消費主義和新窮人》,他表示,「新窮人」羣體是在「生產型社會」向「消費型社會」過渡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而「新窮人」背後所代表的社會和經濟問題,也正是實現共同富裕過程中所面臨的核心挑戰之一。要解決「新窮人」問題,就需要更加關注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間的平衡,確保以公平、公正的體系支持具有導向性的「定向創新」與價值創造。

但在現實中,資本作爲推動社會經濟運行的主導力量之一,天然具有逐利屬性,這往往使其更容易向短期利益和需求聚攏,因此如何平衡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往往會成爲推動創新、調和矛盾與塑造價值過程中最難決策的部分。在氣候變化和全球疫情等現實問題面前,這種對立已然十分突顯。

您已閱讀12%(412字),剩餘88%(308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