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ESG

ESG可以降低科技股的投資風險

陳惠仁:中國目前還是世界上高成長低本益比的市場,未來的新興產業、創新科技還有無限潛力,中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具投資價值的市場之一。

中國市場於過去一年頻頻傳出針對科技巨擘的監管重磅訊息,包括阿里巴巴的反壟斷罰款、滴滴出行的數據安全,在線遊戲的雙減雙打措施等。資本市場因摸不清中國監管部門的方向,恐慌性拋售中國科網股票,甚至波及所有中概股。

實際上,理解中國的監管方向,必須更立體地把所有政策串聯起來,組成一個更大的藍圖。一連串監管舉措的出臺從公平競爭、產品責任、社會效益等方面彰顯了政府不以犧牲社會成本發展商業的決心。面對愈趨嚴峻的監管環境,如果社會成本沒有被納入企業的經營決策中,企業甚至可能喪失經營的合法性。筆者相信過去幾個經濟週期行之有效的主題式投資(Thematic Investment)已無法應對新環境,但因此避開中國亦非明智。投資者應更專注自下而上(Bottom-up)的評覈投資法,並在投資分析中注入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框架,減低投資中國的政策風險。

須重視兩大議題

您已閱讀24%(376字),剩餘76%(117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