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用舞蹈重新詮釋《神曲》

宋佩芬:英國皇家芭蕾舞團以全明星陣容改編了但丁的《神曲》,但丁的創作精髓在於其文字造詣,舞蹈該如何演繹這段史詩?

魔鬼總有最美的曲調,但他們也有最佳的舞蹈嗎?

爲紀念但丁逝世700週年,從奧地利到阿根廷,從蘇州到蘇黎世,全世界都在慶祝這位桂冠詩人的一生,光是英國就有數百場活動,其中以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的《但丁計劃》(The Dante Project)最爲高潮。

1302年,但丁被迫從他心愛的佛羅倫斯流亡。接下來的19年,他從一個城市流浪到另一個城市,直到1321年去世。期間他完成了西方文學史最偉大的作品之一--《神曲》。皇家芭蕾舞團邀請了藝術家迪安(Tacita Dean)、作曲家阿德斯(Thomas Ades)和編舞家麥格雷戈(Wayne McGregor)合作改編了《神曲》。但丁的創作精髓在於他的語言文字的造詣,沒有文字的芭蕾舞中如何傳達這段史詩?我們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魔鬼總有最美的曲調」,那麼舞蹈呢?

您已閱讀17%(352字),剩餘83%(167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