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現在是2030年,你的大眾(VW)電動汽車有個煩人的毛病,它習慣向右偏。回想幾年前,當你的最後一輛汽油車開始出現類似問題時,一位穿著工作服的本地維修工罵罵咧咧地拿著一把扳手在車子底下忙活了半個鐘頭。而今天,你可以在早餐桌上用平板電腦連接到汽車的控制系統,並通過門戶網站與海得拉巴(Hyderabad)的一位大眾技術人員交談。果然,這是一個軟體故障。通過網路發送一個補丁,維修就完成了。
正如英國《金融時報》本週的一個系列報導所強調的那樣,隨著世界加速邁向一場劃時代的產業變革,電動汽車的需求正在飆升。自1913年亨利•福特(Henry Ford)安裝了第一條整車量產的流水裝配線以來,內燃機汽車一直是工業化和全球化的主要推動力。如今,現代經濟體生產的幾乎所有東西最終都以某種形式出現在汽車上:電線用的銅、輪胎用的橡膠、車架用的鋼,以及電腦化的「大腦」用的矽晶片。
並非所有這些東西都會改變。但重構汽車工程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活動組件的減少,汽油發動機大約有2000個活動組件,而電動汽車傳動系統大約只有20個。幾十甚至上百年來我們所熟知的大批汽車部件將會消失。一些新部件將取而代之,比如電池和充電系統,包括可以爲電池部分充電的剎車。但其影響將是深遠的。
您已閱讀44%(526字),剩餘56%(67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