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

鏡鑑日本:公共投資真能提振經濟嗎?

IMF敦促發達國家在基建項目上快速支出大筆資金,以促進需求和就業。但從日本經驗看,這種做法對提振成長和通膨沒什麼幫助。

在日本北部的北海道島上,從本別町(Honbetsu)到足寄町(Ashoro)的高速公路是按照最高標準設計的:完全分離式交叉口、一條硬路肩和多段可以超車的雙車道。它唯一缺的就是車流。

按照設想,它是一條几乎延伸至鄂霍次克海(Sea of Okhotsk)的高速公路的第一段。實際上,每天約有1300輛汽車使用這條13.2公里的公路,與蘇格蘭外赫布里底羣島(Outer Hebrides,蘇格蘭西北部的外島——譯者注)的主幹道差不多。

這條公路標誌着日本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期大規模公共工程項目的頂峯——而隨著世界其他國家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它們啓動大規模支出以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狀病毒病)的經濟影響,這條公路也提供了一些經驗教訓。

您已閱讀17%(335字),剩餘83%(167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