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書評:從歷史迴音中尋找中國未來的線索

金奇:在中國,歷史的迴音總是在迴盪在當下。三本關於中國的著作透過不同的角度,探討歷史如何影響中國看待自身使命的方式。

「中國喫了你的午餐,喬。」這是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在上月的電視辯論中對陣挑戰者喬•拜登(Joe Biden)時說的一句俏皮話。

隨著11月3日的美國大選臨近,事態逐漸升溫,世界可以預期還會出現更多這樣的嘲諷。川普的觀點很清晰:中國是個全球反派,讓「瘟疫」降臨全世界,還偷走了美國的就業崗位和智慧財產。至於拜登,他把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稱爲「暴徒」。

當中國被當作贏得美國人選票的生硬修辭工具時,被忽視的是北京方面如何看待自己作爲世界新興超級大國的歷史使命。以下三本書能幫助校正這一不平衡,每一本都有其獨到之處。

您已閱讀7%(263字),剩餘93%(354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