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中美能否通過可合作領域積累信任?

鄧聿文:在當下及可見的未來,全球需要中美這樣的主要大國合作的事很多,這就客觀上限定了中美「新冷戰」的邊界。

儘管目前中美逐漸步入「新冷戰」態勢得到許多人的認可,兩國官方和很多民間交流管道基本中斷,但這並不意味著中美在所有的領域不能接觸和合作,或者將來沒有合作的空間。當年美蘇即使在冷戰期,爲阻止戰爭在雙方之間發生,也在某些領域發展起了有限合作。中美此輪對抗的廣度和幅度有可能超過美蘇冷戰,但現在也處於全球化時期,不管人們對全球化的走向有怎樣的看法,全球化不會也不可能在一夕間驟然消失,在當下及可見的未來,全球需要大國尤其像中美這樣的主要大國合作的事很多,這就客觀上限定了中美「新冷戰」的邊界。

我們看到,自7月以來,中國外交部門幾位高級官員,包括中央外事主任楊潔篪、外長王毅和副外長樂玉成先後發表文章或接受專訪,向美方發出緩和信號,列出了合作、對話和管控清單,表達了合作意願。美國國務卿龐畢歐、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等高官雖然在不同場合攻擊中國,但美國國務院也不是在一切領域都拒絕跟中方對話。7月22日,美國常務副國務卿比根代表國務院在國會衆議院外交委員會作證,詳細介紹了美國當前的對華政策,包括可能的合作領域。

根據有關專家梳理的比根國會作證內容,美國國務院認爲美中在以下七個領域還有磋商餘地:(1)核武器的能力和使用的戰略穩定;(2)對新冠病毒起源和傳播的調查;(3)北韓半島無核化及之後的和平與發展;(4)和平重建阿富汗;(5)打擊毒品的國際生產和販運;(6)尋找和歸還美國在二戰、韓戰和越戰中陣亡或失蹤的官兵的遺體;(7)平衡和對等的經濟政策。其中,美國願與中國在三個方面展開合作:一是軍控談判,美國歡迎北京加入美俄軍控談判,世界上三個主要核武國家應該就此展開外交往來和對話;二是朝核問題,美中可以在北韓問題上繼續深化合作,中國在貫徹制裁和防止北韓逃避制裁方面還可以更有作爲,美國也會繼續就此事與北京協調;三是限制吩坦尼的出口,美國繼續與北京在控制美國吸食鴉片危機方面展開合作。

您已閱讀27%(788字),剩餘73%(211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