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

中外對話專訪:歐盟可以「激發」中國的環境思考

中歐環境與綠色經濟合作項目組組長龍迪認爲,中國和歐盟仍可推動全球環境領域取得積極成果。

在新冠疫情(Covid-19)重創全球經濟和美中關係緊張的當下,世界都逐漸把目光投向了中國和歐盟,希望中歐關係能夠成爲解決經濟復甦、氣候變化和環境普遍惡化等緊迫挑戰的鑰匙。

作爲世界上兩個最重要的經濟體,歐盟和中國都推出了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雙方都坦誠地承諾仍然會致力於推進《巴黎協定》、《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等多邊綠色進程。然而,備受期待的德國萊比錫中歐領導人峯會的推遲,讓雙方達成突破性氣候協議的前景出現變數,也給雙方合作的未來增添了不確定性。

作爲中歐環境交流的重要促進者和協調人,龍迪(Dimitri de Boer)向中外對話解釋了中歐之間的雙邊綠色合作如何在充滿外部挑戰的情況下仍然向前推進。

您已閱讀10%(302字),剩餘90%(278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