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教育

你們到底最愛誰?——談談「二胎時代」如何令手足和睦

徐海娜:有家長說,生二胎是希望孩子「有個伴兒」。然而抱持這個願望的不少人卻在現實中碰壁,老大常常表現出的嫉妒行爲令父母不禁爲手足相處的前景擔憂起來。

近年來,中國終結了曾實施了三十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令與「二胎」有關的家庭問題浮出水面。「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從2016年1月1日正式開始執行以來,「二胎」在育齡青年乃至中年家長中都變成一個熱門話題。有一些家長朋友也常常問我一些有關生了「二胎」之後,子女如何相處的問題。有家長說,生「二胎」主要是希望孩子能「有個伴兒」,在父母終老之後也不孤單。然而,抱持這個單純美好願望的不少人卻在現實中碰壁,「不懂事」的老大常常表現出的嫉妒行爲,令父母不禁爲手足相處的前景擔憂起來。那麼有沒有什麼「錦囊妙計」,可以令二胎家庭手足和諧、家庭和睦呢?以下我嘗試總結一下成功解決這個問題的父母們的經驗。

對孩子情緒變化要警覺,隨時消除「愛的焦慮」

很多孩子都會擔心,父母在生了第二個孩子之後,會減少對自己的那份愛。老大們的擔憂也不無道理,畢竟照顧好一個嬰兒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將毫無疑問地減少父母在老大身上投放的注意力。因此,有些父母會在生二胎之前徵求老大的同意,但是這樣的話可能會「後患無窮」,數年前還有新聞報導稱老大堅決反對父母生二胎,理由是會分薄自己將來可以繼承的財產。這就是權利界限不明,給家庭帶來的惡果。財產給誰是父母的權利,生不生二胎也是父母的權利。我們都知道責、權、利應該是統一的。決定生育是父母的權利,養育孩子也是父母的責任。假如讓第一個孩子覺得他或她可以左右這件事的話,本身就會造成一種錯誤的賦權。畢竟生了孩子之後,養育孩子也不是老大的責任。雖然父母子女可以親密無間,但也要明白權利的界限。因此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在這件事上徵求老大的同意。不過,父母雖然完全能夠自行決定是否生二胎,但是必要的心理建設還是必不可少,畢竟家裏將增添一個生命,同享一個空間,同享一個家庭。

您已閱讀14%(741字),剩餘86%(46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另一片星空

徐海娜:童書創作者、藝術從業者、兒童導師、前電視媒體人,現居新加坡。曾於香港和新加坡從事繪畫、特殊兒童教育,以及電子互動童書行業;同時擔任中國內地、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地,部分雜誌和報紙的特約記者和撰稿人。近年在新加坡出版「兒童心靈健康成長」系列繪本8本,其中《他們爲什麼不聽我的話》和《手機消失的一天》分別獲得新加坡2022年度和2023年度的「大眾讀者票選好書獎」。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