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公司治理

合夥人制度將帶給法拉第未來怎樣的未來?

鄭志剛:從目前披露的有限資訊看,FF合夥人制度依然存在一些有待明朗和改進的地方,該制度究竟給FF帶來怎樣的未來,仍存在不確定性。

7月2日,賈躍亭先生髮布了題爲《打工創業、重啓人生,帶著我的致歉、感恩和承諾》的公開信。除了宣佈在美國申請的個人破產重組程式完成,債權人信託開始運營外,他再次提及法拉第未來(FF)近期推出的合夥人制度,爲FF即將啓動的IPO造勢的意圖躍然紙上。那麼,什麼是合夥人制度呢?

概括而言,合夥人制度是管理團隊成員以股東的身份集中持有公司一定比例的股票,集體扮演大股東角色的股權結構安排。通過結成持股戰略聯盟,合夥人制度使原本力量相對弱小的管理團隊在公司重大事項的決策中發揮更大影響力。合夥人制度由此成爲公司治理實踐中加強公司控制的重要實現方式之一。它的實質是使投票權的配置權重向管理團隊傾斜,從而形成一種不發行AB雙重股權結構股票,但「同股不同權」的治理構架。

2014年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阿里巴巴是最早推出合夥人制度的企業之一。持股13%(馬雲本人僅持股7.6%)的阿里合夥人在持股31%的軟銀和15%的Yahoo的資本背書和協議支持下,獲得在董事會組織中提名半數以上董事的權力,集體成爲阿里的實際控制人。只發行一類股票的阿里由此通過合夥人制度變相完成了AB雙重股權結構股票發行的使命。

您已閱讀9%(486字),剩餘91%(471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公司治理新視野

鄭志剛,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傑出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經濟學博士。他兼任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第三屆獨立董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公司治理50人論壇」成員、北京國有資產法治研究會副會長,以及太平石化金融租賃、泰康資產等多家公司獨立董事。著有《好公司都是設計出來的》《成爲董事長—鄭志剛公司治理通識課》《分散股權時代的中國公司治理:理論與證據》《國企混改的理論、路徑和模式》等著作。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