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蔓延無疑對很多行業和職業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一些我熟悉和不熟悉的經濟學家和管理專家近期撰寫了大量的文章,提示我們應該如何應對疫情對這些領域的衝擊。在疫情突發後,當管理層更多需要獲得「應該做什麼」的相關建議時,平時更多是在告訴公司管理層「不能做什麼」的公司治理,實際發揮作用的空間相對有限。這顯著不同於那些宏觀經濟政策制定和企業經營管理業務開展等領域。
在新冠疫情爆發期間,一個引人注目的公司治理事件是中概股的佼佼者「瑞幸咖啡」自爆財務造假醜聞。儘管該事件一度引發媒體高度關注,在WeChat朋友圈持續刷屏,但財務造假事件顯然是瑞幸內部有效的公司治理制度缺失所導致,並不是短期行爲,更未與新冠疫情的爆發扯上哪怕一丁點的關係。
那麼,對於這次由新冠疫情引發,被一些經濟學家認爲影響將超過1929年的全球經濟經濟大蕭條的「準經濟危機」,難道公司治理真的不能說點什麼了嗎?
您已閱讀13%(379字),剩餘87%(25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