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型冠狀病毒

疫情後,全球將迎來經濟大蕭條還是大逆襲?(上)

夏春:新冠疫情對全球的衝擊正變得越來越廣,如果暫時不考慮疫情帶來的國家間關係的長期影響,我們會看到一場嚴重衰退,但未必比得上「經濟大蕭條」。

新冠疫情對於全球資本市場、宏觀經濟和大國關係的衝擊,正在變得越來越深,越來越廣。

首先,疫情疊加上油價暴跌,對固定收益市場的高槓杆、外匯市場的利差交易、股票市場的基本面投資、以及各類擁擠的量化策略造成協同衝擊,造成除美元外的資產無差別下跌,回撤20%進入熊市並累計下跌超過30%的速度史無前例,超越了1926年有日度交易數據以來的歷次金融危機。

其次,應對疫情的隔離措施,已經毫無懸念地帶來全球經濟衰退。看點只不過是中國一季度GDP同比增速高於還是低於-10%,美國二季度的GDP增速和-30%的差距等等。衆多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專家認爲未來的經濟衰退程度將會是二戰結束後最嚴重的,必然超越2007-2009年金融危機帶來的「大衰退」,而分歧主要在於是否全球經濟會不會重複1929年開啓的「經濟大蕭條」。

您已閱讀6%(346字),剩餘94%(522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