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能完全預知金融危機的到來,還是在危機到來時手足無措,這些疑問和困惑始終伴隨著我們對金融危機的認知。「黑天鵝」或「灰犀牛」從某個認知角度給我們解釋了危機和風險的可能性,然而真實的境況卻常常出乎意料。
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引爆了全球市場的恐慌情緒,而這只是冰山一角,還遠未到達金融危機的邊緣。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早已開啓降息模式,並且重啓量化寬鬆政策,貨幣超發和債務槓桿再次進入爆發期,對於宏觀經濟而言,就像揮散不去的「陰霾」。海外疫情擴散以及全球產業鏈「斷裂」的風險加劇,國際貿易和市場正在遭遇新一輪的「疫情」考驗,原本脆弱的市場不堪重負,全球股市進入暴跌,超預期衰退的聲音頓時此起彼伏。或許任何人都無法忽視的一點,那就是當年金融危機的處置只是暫時性「滅火」,而且埋下了隱患。
戰爭雖然充滿了迷霧,但仍然需要藉助充分、完備的風險管理工具和規劃,而不是對未知「敬而遠之」。很多時候,我們的風險管理工具不可能完美,甚至存在大量缺陷,這是不可預估的,然而,現實生活中需要面對的不確定性因素正在增加,採取更好的對沖策略是重要的選項。在世界經濟秩序變革和不穩定的大背景下,個人的投資策略必須更加謹慎,聰明地冒險比盲目地冒險更能夠減少損失。《滅火:美國金融危機及其教訓》這本書給我們的啓發並不只是處理危機的手段和政策,而是警醒我們金融危機的出現絕非偶然。
您已閱讀13%(576字),剩餘87%(384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